|
中央环保督察再曝新问题,污染触目惊心8月9日,生态环境部接连通报了两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一个是海南澄迈县顶风而上,肆意围填海、破坏红树林;另一个是甘肃酒泉市化工企业生产废水渗坑违法排污,形成渗坑总面积超2.5万平方米,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这是第二轮首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近日在下沉督察阶段发现的典型环境违法问题。据悉,目前8个督察组对6省市、两家央企的督察已近尾声。截至8月5日,负责省市督察的6个督察组已完成下沉督察任务;负责央企督察的2个督察组已完成重点督察任务。各督察组共立案处罚1165家,罚款6508.6万元;立案侦查39件,拘留41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042人,问责130人。 经济观察网记者注意到,此次通报问题的出现与当地相关部门监管严重缺失有直接关系,由于监管形式化甚至层层失守,督察整改走过场,最终致使涉事企业有恃无恐,环境违法行为一再出现。比如,督察发现酒泉市金塔县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建成投运的4个染料中间体项目均存在批建不符、非法生产、非法排污等严重环境问题,群众投诉属实。但由于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态度暧昧,导致处罚久拖不决,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7月12日,中央第五生态环保督察组在甘肃省下沉督察时,对群众多次反映的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化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现场督察发现,该园区天亿化工有限公司、冠润科技有限公司、吉泰化工有限公司、鑫海源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非法投入生产的化工企业均存在渗坑排放等恶劣环境问题。 资料显示,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成立于2007年,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2012年被甘肃省工信委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截至督察时,已落户化工企业22家,其中入驻的上述4家染料中间体项目已建成并投产。 据督察组介绍,2019年5月,当地群众向生态环境部投诉该园区化工企业渗坑排放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等严重环境问题,此次督察进驻后督察组也接到了同样的投诉举 报。 企业废水超标数百倍 此次督察发现,该园区渗坑排污问题极为恶劣。自2017年4月起,上述4家企业在批建不符和污染治理设施未同步建成情况下擅自投入生产,并偷排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形成7处渗坑总面积超2.5万平方米。其中,吉泰化工有限公司利用罐车将近2000吨废水偷排至厂区南侧1公里处,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 违法排污行为已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据督察组介绍,企业排污区域抽样监测结果触目惊心。结果显示4家企业厂区内废水中COD、氨氮、挥发酚和色度等多项指标远超标准,上述四种污染物,天亿化工废水分别最大超标233倍、261倍、86.8倍和319倍;冠润科技废水分别最大超标134倍、335.7倍、19倍和159倍;吉泰化工废水分别最大超标425倍、166倍、40.4倍和319倍;鑫海源化工废水分别最大超标461倍、75.7倍、211倍和39倍。 督察组初步分析,非法排污对部分区域地下水已造成污染。完成的7处废水排放区域地下水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其中,6个水样挥发酚超标,最大超标倍数42.05倍;2个水样氨氮超标最大倍数68.6倍;7个水样氟化物超标最大倍数26.53倍;7个水样溶解性总固体超标最大倍数101.46倍。 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金塔县生态环境部门多次向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发函,要求停止向4家违法企业供水供电,但所提要求均未得到落实,相关企业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吉泰化工有限公司甚至在生产车间被查封情况下,通过风机缺口进入厂房继续违法生产和排污。 |